更新时间:2025-02-07 17:33
← 点击复制
小费800.1000.1500起步,高小费客人多多
我们能为你提供的是:
安全的保障!稳定的客源!请假休息自由!包吃包住!无任何费用
自信,想赚钱的美女就来
要求:身高155以上,形象好,笑容甜美
有无工作经验均可,没有经验可以带薪培训。
住宿环境优越,公司提供公寓住宿,无线网,生活用水,洗衣机,24小时热水
工作内容就是点歌,唱歌,倒酒,聊天等正规绿色服务,
这里将是你人生的转折点,请把你的青春变成钻石黄金,苹果LV香奈儿都到这里来,让梦想成为现实,不再是梦!
这个世界上只有钞票才是实际的、也是忠诚于你的,买房的、买车的都变得那么容易、平凡。
想挣高工资的你,有强烈的赚钱欲望,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工作轻松找钱快,让你在这里能挣到一笔自己享有的工资。
就怕你不来,来了就知道。
俄乌冲突向世界大战的危险又逼近了一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正在罗马尼亚与北约盟国进行演习的美国101空降师与俄乌冲突“极端接近”,随时准备进入乌克兰。
对此,俄罗斯并没有示弱,有学者警告说:“他们将没有时间叽叽喳喳”。
据俄罗斯塔斯社22日报道,美国陆军第101空降师随时准备进入乌克兰,以防莫斯科和基辅之间紧张进一步,或应对对北约成员国的袭击。
报道称,曝出这一消息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第101空降师副指挥官约翰·卢巴斯准将告诉该广播公司,“我们准备保卫北约的每一寸土地”。该师第2旅战斗队指挥官埃德温·马泰德斯上校也说,他们部署在罗马尼亚的部队一直在“密切关注”俄罗斯军队,并以俄军为“练习目标”,进行演习,“完全模拟”战争中发生的事情 。
“总共有大约4700名来自第101空降师在肯塔基州坎贝尔堡基地的士兵被部署到罗马尼亚,以加强北约的东翼”,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报道中说,“指挥官们一再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他们总是'准备今晚战斗',当他们在那里保卫北约领土时,如果战斗升级或对北约有任何攻击,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越过边境进入乌克兰。”
据报道,“呼啸之鹰”第101空降师是一支总兵力4700人的轻步兵部队,驻扎在罗马尼亚境内。
美军第101空降师的动作是北约加强在东欧部署的动作之一。
此前,美国“商业内幕”网站20日报道称,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仍在继续,北约一直在加强其东翼的存在。在一次非同寻常的北约峰会之后,北约决定在欧洲东南部建立四个新的战斗群。这四个战斗群仍在组建中,将驻扎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斯洛伐克。
报道称,新的四个战斗群将与2017年在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波兰建立的四个战斗群一起,应对2014年之后日益恶化的欧洲安全局势。北约现在在东欧有大约4万名士兵,其中3万人在这八个战斗群中。这八个战斗群的规模差异很大:匈牙利有900名士兵,而波兰有11600名士兵。北约表示,其规模和组成“根据特定的地理因素和威胁量身定制”,但后勤需求和政治因素也会影响其构成。北约曾表示,八大战斗群的建立是“一代人以来对联盟集体防御的最大增援”。战斗群是由多国军人组成,旨在警告俄罗斯,对它的攻击就是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攻击。
虽然美国政府多次表示,美国军人不会参与乌克兰境内的军事行动,但最新事件表明,美国也没有放弃准备应对最糟糕的情况。
对于美国在欧洲部署第101空降师,并准备让其进入乌克兰领土的说法,俄罗斯媒体普遍进行报道。显然认为这可能是一起严重的事件。
但俄军事专家维克多·利托夫金在"REN"电视台上说,美军的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政治公关——好莱坞常用的伎俩,旨在用言语展示美军的力量,仅此而已。
利托夫金说,美国军队现在只是在另一个国家的领土上进行定期演习。虽然声称会越过边界进入乌克兰,但请注意美国军方讲话中陈述的条件,即对北约的攻击。专家认为,没有人会攻击北约。
“他们将没有时间叽叽喳喳”,俄“政治专家”网站援引学者的说法“预测了美国101空降师‘呼啸之鹰’在乌克兰的命运”。
报道说,美国有“呼啸之鹰”称号的第101空降师已在罗马尼亚降落,近5000名步兵准备保卫基辅政权。但学者申克曼说,他们几乎有五千个灵魂,到底其中哪一个是老鹰,我们还是需要检查的,毕竟我们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们了——上一次只是在电影里,“拯救大兵瑞恩”上映的时候。
报道说,申克曼确实是对的:美国伞兵的脚已经80年没有踏足欧洲了。这支精锐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在上世纪60年代参加了越南战争,还是2003年入侵伊拉克期间的第一批部队之一。据说,如果冲突加剧,这些伞兵甚至在第二天晚上就能投入战斗。但是,只有完全愚蠢的人才能公开宣布你的计划。美国可以“尖叫”向乌克兰发送“呼啸之鹰”的意图,但前提是并不打算将他们送到那里。
俄方不愿谈论美军进入乌克兰的前景,但美军指挥官的话显然并不是只是说说,它与北约的核演习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双方意志力的又一次较量。而战争的风险在一轮又一轮的较量中堆积。俄罗斯外交部近日表示,北约国家越来越接近与俄罗斯进行直接军事冲突的危险界线。
延伸阅读
媒体:俄乌局势逐步演变 已不单单是枪炮交锋
“在过去的一昼夜,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继续使用空基远程高精度武器打击乌克兰的军事指挥系统和能源系统。所有既定目标均被击中。”俄罗斯国防部10月20日在一份声明中如此写道。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月18日在其推特主页发文表示,俄罗斯在过去一周内摧毁了乌克兰近三分之一的发电站。随着冬季临近,当地电网正面临严峻风险。俄国防部同日则宣布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空袭将会持续。
随着时间推移,俄乌冲突不单单是枪炮交锋,而早已成为一场真正的混合战。各方的较量涉及军事、外交、金融、能源等多个层面,从“北溪”天然气管道遇袭泄漏到对俄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再到乌克兰境内的基础设施遭破坏,映照出局势的逐步演变。
眼下,西方国家和乌克兰指控伊朗为俄罗斯提供了实施这些攻击的“沙希德-136”自杀式无人机。乌克兰外长库列巴18日更是提议与伊朗断绝关系,美国、法国和英国1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闭门会议上讨论“伊朗向俄转移无人机”问题,欧盟20日还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但俄罗斯和伊朗均否认了相关指控。
乌三分之一电力设施被毁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20日报道,泽连斯基的办公室主任顾问阿列克谢·阿列斯托维奇当天表示,俄罗斯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造成乌克兰停止供电、供暖的时间可能长达数月。他称,乌境内已有1800个居民点停止供水、供暖、供电。
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10月21日发布消息称,乌全境当天将继续采取限电举措,直到完成遭袭的电厂和供应设施的恢复工作。该公司同时再次呼吁民众节省电力,尤其在17时至23时高峰时段限制使用熨斗、电暖气、地暖等高功率电器。
另一边,俄罗斯国防部承认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进行了打击,但否认蓄意以平民为目标。据俄罗斯国防部20日消息,俄军在过去24小时内,用空基远程高精度武器袭击了乌军事指挥系统和能源系统,所有既定目标均被击中。
俄罗斯这一系列进攻始于10月10日,即克里米亚大桥遭到袭击两天后,俄罗斯对基辅和其他乌克兰城市发动了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最猛烈的空袭,密集打击了从哈尔科夫、基辅至利沃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的能源、国防、军事指挥及通信设施。
乌克兰官方10月11日通报称,俄罗斯前一天针对乌克兰展开的攻击行动至少造成19人丧生,100多人受伤。
对此,泽连斯基抨击俄罗斯反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是“俄式恐怖袭击”,据他10月18日透露,自本月10日以来,乌克兰30%的电站被摧毁,导致乌全国出现大规模断电。
不久之前,俄罗斯则指认乌克兰情报部门是针对克里米亚大桥“恐怖袭击”的幕后黑手。当地时间10月8日早上,克里米亚大桥上一辆卡车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导致大桥部分路段坍塌。泽连斯基随后暗示性地在讲话中称乌多数地区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但克里米亚“阴云密布”。
克里米亚大桥上发生爆炸,黑烟滚滚
克里米亚大桥跨越刻赤海峡,是连接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大陆的唯一陆路通道。这座大桥颇受俄总统重视,2018年5月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桥正式通车,普京亲自驾驶车辆,率领一队卡车参加开通仪式;2019年12月,普京再次亲赴克里米亚大桥铁路桥开通仪式现场。
外界由此猜测,俄罗斯正在为克里米亚大桥遇袭报复——俄方并未否认这一点。普京10日在联邦安全会议上证实俄军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远程导弹打击,他将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称为“乌克兰对俄基础设施进行的恐怖袭击”,并表示 “如果对俄罗斯的恐怖袭击仍在继续,我们将以非常严厉的方式予以回应,回应将与俄罗斯面临的威胁相等,任何人对此都不该有任何怀疑。”
他还暗示俄罗斯针对基础设施的打击范围可能更广,普京说:“任何至关重要的交通、能源或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无论位于何处,都可能是公平的游戏。面对此类威胁,美国和欧洲领导人应加大力度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伊朗卷入风波?
俄乌之间的“基础设施之战”进展正酣,作为两方支持者的西方和伊朗围绕俄乌局势再起摩擦,给这场冲突增加了新的国际要素。
10月10日以来,乌克兰首都基辅频频响起防空警报。当地时间10月17日早晨,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基辅空袭警报大作,当地至少传出三次爆炸声。泽连斯基的办公室主任耶尔马克称,袭击基辅的是自杀式无人机。
社交媒体流传的飞过基辅上空的无人机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纳特17日表示:“我们确认我们已经摧毁了37架自杀式无人机。它们都是从南方飞来的。”基辅市长克里琴科同日表示,基辅的一座住宅楼和部分电力设施受损。
10月19日,乌克兰军方再次声称击落13架自杀式无人机。乌军的声明称,10月18日夜间至19日,俄军用自杀式无人机两次袭击米科莱夫地区,乌克兰空军部队击落其中11架,另外2架“分别被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和乌克兰国家边境服务局的士兵击落”。
乌克兰方面还宣称,上述无人机系伊朗制造,泽连斯基的顾问波多利亚克17日指控说:“伊朗应对谋杀乌克兰人负责。”乌外长库列巴10月18日在一场记者会上更是提议乌克兰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理由是“伊朗无人机对乌克兰民用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对我们的人民造成了伤亡”。
与乌克兰口风一致,西方国家近日也频繁指控“伊朗向俄转交无人机”。美国白宫10月20日宣称,伊朗派军事训练人员前往克里米亚协助俄军使用伊朗制无人机。“我们可以确认,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俄军人员一直在使用伊朗无人机,并利用这些无人机对乌克兰各地发动袭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20日如此表态说,美方评估认为,伊朗军事人员在克里米亚协助俄罗斯开展上述行为,但普赖斯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欧盟理事会20日则发布公告,宣布制裁伊朗3名个人和1个实体,理由是他们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作用”。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实施旅行禁令等。
路透社18日还报道称,伊朗将向俄罗斯提供地对地导弹。一名伊朗外交官在本月6日访问莫斯科后透露:“俄罗斯要求伊朗提供更多无人机和精度更高的弹道导弹,特别是‘法塔赫’和‘佐勒法加尔’系列导弹。”不过,一位不具名美国高级军事官员称,无法就伊朗是否向俄提供地对地导弹的传闻提供任何准确的信息。
另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21日报道称,一位不具名的乌克兰官员表示,在过去的一周内有10名负责培训俄罗斯士兵的伊朗籍人员遭乌军打击后身亡。乌克兰全国抵抗中心19日称,有伊朗籍人员在由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领土上训练俄罗斯士兵使用自杀式无人机。
对于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的说法,伊朗政府已多次否认,克里姆林宫也坚称在乌克兰使用的所有武器都来自俄罗斯。据彭博社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地时间19日发表讲话称,“几年前,当伊朗公布导弹和无人机的照片时,他们(西方)说这些都是PS的。而现在他们又开始说伊朗的无人机很危险,为什么要把它们卖给别人?”
“基础设施之战”或意味着危险的升级
俄罗斯此轮借无人机等武器打击乌克兰水电供应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做法并非罕见手段,这正是“混合战”的一部分。“混合战”一词由美国军事专家、国防大学研究员弗兰克·霍夫曼在2007年创造,指的是常规军事战争中的模式及战略与暴力、犯罪扰乱活动等恐怖主义战术相结合。
今年9月,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北溪-1”和“北溪-2”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将外界注意力引至如何保障基础设施安全这一话题。
据丹麦哥本哈根警方10月18日发表声明宣布,初步调查显示,在丹麦海上专属经济区的北溪管道泄漏是由“剧烈爆炸”引发。但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到底谁制造了爆炸也成为“罗生门”。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而在调查尚未开始前,波兰和乌克兰早已开始指责俄罗斯对“北溪”管道发动袭击;俄罗斯则将矛头对准美国,指出只有美国能从“北溪”事件中获益,便于其向欧盟出售更多液化天然气。
帕拉克当时分析称,现阶段可以确定的,首先是该事件与乌克兰局势有关。北约的海上指挥部和盟国船只正在考虑和准备应对包括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的混合军事行动。其次,这次破坏行动对欧洲经济造成了额外的不稳定性,“这是一个暴力的提醒,提醒我们能源基础设施的脆弱性。”
自“北溪”泄漏事件发生以来,挪威和丹麦加强了对其能源部门的安全保障,北约秘书长承诺对任何进一步的袭击采取“统一和坚定的反应”。然而,彭博社10月19日撰文指出,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基础设施仍然脆弱,当地通信和能源网络依赖的系统往往过于陈旧、缠结或暴露在外,而且大多是私人持有的——例如谷歌拥有数千英里长的水下电缆。
文章还称,普京最新一轮针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攻击旨在吓住乌克兰平民,并在冬季来临之际削弱他们的决心。但它同时宣称,俄罗斯同样面临着类似风险,价值40亿美元的克里米亚大桥遭到袭击就是例证。眼下,俄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的威胁代表着危险的升级。